登錄
1960-1969
2月- 浙江省計劃在衢州烏溪江沿岸創建教育、生產、科研三結合的基地,因此,決定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也遷往衢州與浙江化工學院一并新建。
01-01
在57年設立農藥組基礎上,組建成立農藥研究室。
3月- 浙化所情報室開始擔任全省情報中心站工作,為省內化工廠和研究所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建設服務。
12月- 喬關根等人于61年開始研制的鈣鎂磷肥在金華化工廠400KVA煉鐵爐上完成中試,后于1965年在更樓化工廠建成國內第一套萬噸級電爐法(1800KVA)鈣鎂磷肥生產線。
浙化所在國內率先制得鹵代烷(簡稱1211)滅火劑。
11月5日 浙化所正式在衢縣孔家新址辦公。
10月- 根據浙江省計委建字第404號文批準,浙化所實驗工廠廠址建在衢縣缸窯原金華鋼鐵廠舊址。同月,實驗工廠遷建工程完成初步設計。
7月1日 根據省委指示,浙化所及其附屬工廠,開始從杭州市遷至衢縣孔家辦公。全所職工500人,隨遷家屬180戶共計200余人,在一、兩年內將分批陸續遷出。
1月- 浙化所調整機構,設計組升格為設計室,恢復情報室,同時增設農副產品利用室。 喬關根等人把紹興鋼鐵廠82立方米煉鐵高爐改產年10萬噸鈣鎂磷肥,一次投產成功,并解決了鈣鎂磷肥含氟廢氣的回收問題,單爐產量和技術居世界領先。
9月- 浙化所成立革委會,李長秀任主任,朱琪保(軍代表)任副主任。
3月31日 浙化所開始毒殺芬試制大會戰,經連續苦干6個月,一個年產1000噸的連續法毒殺酚車間在龍游農藥廠成功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