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n5llj"><strong id="n5llj"><i id="n5llj"></i></strong></td>
    <input id="n5llj"><li id="n5llj"><em id="n5llj"></em></li></input>
    1. <input id="n5llj"></input>

          <var id="n5llj"><output id="n5llj"><form id="n5llj"></form></output></var>
          2019

          2019

          浙化院承擔的“公約受控鹵代烴減排成效評估和預測預警研究”子課題“三氟甲烷減排技術研究”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集成電路制造專用材料綠色電子氣六氟丁二烯工程化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浙江申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

          浙化院HFC-161制冷劑的應用研究項目獲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ASHRAE)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聯合頒發的年度ASHRAE/UNEP低GWP值創新獎?!缎滦途G色環保制冷劑系列國家標準的研制》項目獲2019年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浙化院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創新示范企業”授牌,環境友好型高溫熱泵工質開發團隊榮獲中化集團創新獎。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中化集團科技創新基金支持,資助額度將達3000 余萬元。

          2018

          2018

          2月,浙化院與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

          3月,浙化院作為秘書處承擔單位主持召開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含氟氣體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會議,開啟含氟氣體標準化工作的新征程,力爭將含氟氣體標準提升至國際水平。

          5月,為積極響應全國科技活動周號召,在浙江省科技廳支持下,面向高校學生開展走進實驗室主題開放日活動。

          6月,中化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張偉視察調研浙化院科技創新工作。

          10月,浙化院通過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2018年省專利示范企業認定。

          2017

          2017

          2月,浙化院獲批成為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含氟氣體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

          6月,由浙化院、南京紅寶麗、浙化科共同承擔的環保部項目《低GWP值聚氨酯發泡劑的開發及應用研究》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我司成功開發了新一代低GWP值聚氨酯發泡劑(HCFO-1233zd和HFO-1336mzz)制備及其應用技術,不僅可以為我國聚氨酯泡沫行業提供最有利的技術選擇路線,還將有力推進我國HCFCs的淘汰,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8月,由浙化院承擔的省科技廳院所專項“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中試技術開發”、“氯氟烷烴R122資源化轉化技術開發”兩個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的驗收。

          10月,浙化院取得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檢測實驗室資格,檢測領域范圍為浙江省土壤詳查中的土壤重金屬、多環芳烴和農產品重金屬。

           

          2016

          2016

          3月,浙化院“含氟溫室氣體替代及控制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專家組論證,明確了五年建設期的計劃目標和任務,確立了四個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

          4月,中化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寧高寧蒞臨浙化院視察指導工作,對科研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5月,浙化院團隊建成國內首套GWP值研究裝置。該裝置的建成,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具備提供化合物大氣壽命和GWP值測試的國家,填補了國內空白,將有助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替代品的開發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工作。

          6月,浙化院承擔的“中國ODS替代品性能評價體系建設的研究”、“新一代滅火劑中試技術開發及應用技術研究”、“HFC-41的制備及在低溫系統中的應用研究”三個國家環保部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

          8月,浙化院參與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通過科技部高新司組織的專家項目驗收。通過項目實施,發現了一批農藥創制品種、創新技術和創新工藝,提升了國家農藥創制開發技術水平,為今后我國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11月,浙化院承擔的美國能源基金會資助項目《中國氟化工行業HFCs逐步削減趨勢研究》通過專家驗收。浙化院下屬質檢站成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首批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機構之一,同時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取得該鑒定資質的單位。

           

          2015

          2015

          4月,浙化院承擔的“浙江省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項目獲2013-2014年度省科技廳項目績效評價優秀。

          5月,由中化藍天牽頭,清華大學、北京賽諾膜技術有限公司、四川國家水處理中心共同參與的國家“863”計劃課題“高性能聚偏氟乙烯材料研制及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水處理膜專用PVDF系列化樹脂已達到合成技術成熟、產品性能穩定的水平,可提供國產高性能PVDF水處理膜專用的系列化樹脂,替代進口同類產品。

          6月,浙化院承擔的“浙江省氟材料應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有機硅新材料應用評價實驗室”、“含氟聚合物青年創新團隊建設”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由浙江藍天環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和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環保部技援項目“HFC-161在大冷量家用空調中替代HCFC-22應用技術研究”通過國家環保部專家組的驗收。

          7月,浙化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課題“太陽能電池背板膜用聚氟乙烯樹脂和膜制造中試及產業化技術開發”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填補了國內PVF薄膜產品的空白。

          8月,浙化院自主研發的全新殺菌劑—苯醚菌酯獲得國家農業部農藥正式登記。

          9月,浙化院申報的“含氟溫室氣體替代及控制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實驗室將以建成溫室氣體控制與處理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型實驗室為目標,攻克含氟溫室氣體替代及控制處理關鍵技術,突破國際技術壁壘,引領行業進步;為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提供解決方案,為履行國際公約、承擔國際義務提供技術支撐。

          10月,浙化院牽頭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農藥生物活性篩選技術研究”通過驗收,進一步提升了國家層面農藥生物活性篩選技術水平,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篩選體系,有利于支撐我國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

          12月,浙化院牽頭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治理惡性雜草的農藥創制開發”通過驗收,進一步提升了國家農藥創制開發技術水平,有利于支撐我國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

           

          2014

          2014

          8月,浙化院下屬質檢站主持制定的《藥用輔料系列質量標準的建立》行業標準,獲評“2014年度中化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10月,浙化院下屬質檢站主持制定的HG/T 4335.9—2012《酸類物質泄漏的處理處置方法 第9部分:氫氟酸》化工行業標準,獲評“2014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11月,浙化院編制2015-2017年科技戰略發展規劃,將圍繞“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新服務”戰略方向,建立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和服務平臺,建設“研發、工程、應用、產業技術”四支人才隊伍,密切研產銷結合,保障科技對產業的持續支撐作用。

           

          2013

          2013

          1月,浙化院下屬長三角公司獲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B級資質,并符合農藥良好實驗室規范(GLP)要求;檢驗站先后獲得由國家安監總局頒發的“國家安全生產檢測檢驗資質”和國家農業部頒發的“良好實驗室規范(GLP)符合單位”及“農藥登記原藥全組分分析試驗單位”三項資質。

          2月,浙化院承擔的混合制冷劑工作組獲得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冷劑分會批復,該工作組是我國第一個混合制冷劑工作組。

          11月,張建君副總在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上,被提名為CTOC共同主席(Cochair),并成為UNEP下TEAP(技術經濟評估小組)成員。

          浙化院承擔的《中國ODS替代品性能評價體系建設》、《低GWP值聚氨酯發泡劑的開發及應用研究》、《新一代滅火劑全氟酮中試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HFC-41的制備及在低溫系統中的應用研究》、《新一代HFC-134a替代品的中試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 》五個項目入選國家環保部技術援助項目。

           

          2012

          2012

          1月,浙化院ZJ1835、ZJ3265、ZJ3757三個化合物錄入農業部農藥數據庫。

          2月,院承擔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子課題“高性能聚偏氟乙烯材料研制及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評審。

          4月,浙化院作為我國ODS替代品技術研究重點機構受邀參加“2012年臭氧氣候友好技術路演和行業圓桌會議”。

          9月,質檢站順利通過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國家安全生產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現場評審,是浙江省第一家通過此類認定的單位。

          10月,浙化院承擔“HFC-161在大冷量家用空調中替代HCFC-22應用技術開發”項目通過環保部外經辦組織的專家評審。

          11月,經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專家技術委員會審議,質檢站被核定為工業(氟化工)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12月,“浙江省新能源含氟薄膜加工實驗室建設”、“浙江省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建設”、“農藥創制青年團隊”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2011

          2011

          1月,浙化院列入2010年度杭州市專利示范企業名單。

          3月,浙化院列入為杭州大學生企業實訓基地。

          4月,浙化院參加“中國制冷科學技術戰略研究”成果發布會,院自主研發的HFC-161列入今后房間空調器、熱泵熱水器及冷凍設備的可選用制冷劑。

          5月,“浙江省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是全省21個院所重點試驗室專項中,第一個通過驗收的項目。

          7月,院科工保密體系通過科工三級保密資格審查。

          9月,兩個含氟聚合物課題列入國家863計劃。

          12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0多家中央級黨報等新聞媒體就氟化工領域發展趨勢及“如何在氟化工領域通過技術創新打造綠色競爭力”等話題,集體采訪我院任建綱總經理等氟化工領域行業權威專家。

           

          2010

          2010

          1月,質檢站通過危險化學品分類鑒定和運輸鑒定國家、省“四合一”現場評審。

          2月,院中標承擔世界銀行“藥用非吸入氣霧劑CFCs淘汰計劃”,與國家藥檢所開展醫用氣霧劑HFC-134a、HFC-227ea、HC-600a三項藥用輔料國家標準的制定。

          7月,浙江省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掛牌成立。

          9月,院申報的國家“十二五”農藥支撐計劃課題及各研究內容通過專家論證答辯。爭取到《農藥創制工程》國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撐計劃項目4項,其中“高活性化合物的深入篩選”(第二階段)課題為項目牽頭單位。

           

          2009

          2009

          1月,石化建材集團實行扁平化、專業化、一體化管理,對成員企業進行整合,原集團公司本部、藍天研發部、蘇州研發、余杭研發、西安環保組建為研發中心。

          9月,集團公司變更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

          2008

          1月,經浙江省科技廳批準,由集團公司承擔浙江省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建設任務。

          6月,中化集團與浙江省國資委簽署增資協議,控股集團公司的主管單位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團,從而成為中化成員企業,揭開改革、發展和管理新的一頁。

          11月,集團公司牽頭的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大課題四個項目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

           

          2007

          2007

          集團公司主營業務首次超過10個億,利潤總額達到6000萬元,成為小型經濟巨人;被省科技廳、省經貿委等7個部門列為首批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

          集團公司成員單位藍天環保榮獲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銀行和國家環保局聯合頒發的“履行聯合國保護臭氧層公約淘汰全氟烴哈龍貢獻獎”。

          集團公司的“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合成的模試研究”、“三氟醋酸產業化”、“羥基氟硅油消泡劑中試”三個項目列入省科技廳項目,“長三角有機硅研究開發中心”通過省科技廳驗收。

          集團公司成員單位藍天環保與蘇威公司合作投資成立的浙江藍蘇氟化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順利投產。

          集團公司下屬質檢站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省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三合一”復評審及擴項評審。安評中心被農業部確定為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獲得農業部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C級資質。

           

          2006

          2006

          為擴大貿易業務,集團公司投資組建浙江科化進出口公司、浙江長三角化學品安全評價有限公司。

          集團公司成員單位藍天環保與蘇威合資成立浙江藍蘇氟化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在衢州高新園區動工興建。藍天環保與貴州甕福集團、蘇威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全球首套2萬噸采用新工藝氟硅酸抽取無水氟化氫工業化裝置舉行開工儀式。

          集團公司申報國家“十一五”攻關項目,爭取到《農藥創制工程》國家科技部“十五”支撐計劃項目4項,其中“高活性化合物的深入篩選”(第二階段)課題為項目牽頭單位。

          農藥生測部通過國家農業部組織的農藥登記藥效試驗的評審與考核,取得了農藥登記藥效試驗單位資質。

           

          2005

          2005

          4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書記一行蒞臨集團公司視察。

          8月,集團公司的新型高效殺菌劑苯氧菌酯的中試開發研究列入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總投資180萬。

          11月,國內生產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萬噸級HCFC-123/CFC-113a裝置在下沙基地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第三個具有萬噸級產能規模的裝置建成。

          12月,集團公司成員單位藍天環保與貴州遵義堿廠合作建設的1.5萬噸三氟乙烯工程項目建成開車。

          集團公司獨立承擔科技部“十五”農藥攻關項目7項、合作承擔“十五”農藥攻關項目7項,均通過驗收并得到好評。其中ZJ0712是國家南方農藥中心浙江基地成立以來研制的第3個專利成果,也是唯一獨自擁有專利權的農村新產品。

          化工機械廠開拓歐美和南亞市場,成功將化機設備出口美國、摩洛哥、墨西哥、印度等國家,在國內化工、礦山、飼料、染(顏)料等行業大型混合機的推銷取得歷史性的突破。

           

          2004

          2004

          1月,經浙江省科技廳批準,集團公司與上海高分子材料研究開發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愛世博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等聯合組建科技創新載體“長三角有機硅研究開發中心”。

          4月,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一行蒞臨集團公司視察。

          6月,集團公司被國家科技部正式授予“國家消耗大氣臭氧層物質替代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建設通過國家評估中心的綜合驗收,獲4個A、1個B的優良成績。

           

          2003

          2003

          1月,集團公司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月,集團公司成員單位藍天環保上虞分公司在杭州灣細化工園區破土動工興建。

          9月,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共同開發的ZJ0273和ZJ0702兩個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劑,完成新農藥臨時登記,并在歐盟及美國等17個國家申請世界發明專利。

          10月,國家消耗大氣臭氧層物質替代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國家科技部專家組驗收。

          12月,安評中心通過衛生部組織的化學品毒性鑒定機構資質認證,生測部獲農藥部田間藥效試驗資質。

          集團公司啟動產權多元化改制工作,相繼投資成立浙江化工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產品質量檢驗站有限公司、浙江天成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及上海中科僑昌作物保護科技有限公司。

           

          2002

          2002

          6月,浙江省化工產品質量檢驗站獲得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

          8月,集團公司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11月,浙江省石化集團同意集團公司在上虞精細化工園區建設科技產業園區,集團本級和藍天環保開始在上虞精細化工園區購置土地400余畝,作為新的精細化工、氟化工生產基地。

           

          2001

          2001

          2月,浙化院為依托單位的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建設被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

          11月,集團公司被列入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計劃總投資1000萬。

           

          2000

          2000

          3月,我院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全國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3月,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整體完成了由事業型向科技企業型的轉制,浙江省魯松庭副省長和有關部門領導參加“浙江化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5月,省政府同意浙江化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設立“浙江藍天環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在證券市場上市?;I備5個月后,浙江藍天環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召開。

          6月,李嵐清副總理在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柴松岳等領導的陪同下來浙江化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考察。

          1999

          1999

          4月,經國家科技部及有關專家論證通過,浙化院成為“國家消耗大氣臭氧層物質(ODS)替代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

          6月,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生測部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

          7月,省科委批準我院為浙江省區外高新技術企業。

          9月,院哈氟化工廠與院ODS替代品廠合并成立院氟化工總廠。

           

          1998

          1998

          1月,浙江省科委印發“省化工院”等四家科研院所深化改革試點總體方案。

          6月,院下屬經濟實體哈氟化工廠通過GB/I9002—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8月,院在下沙經濟開發區購置100畝土地,作為新的科技產業基地。

           

          1997

          1997

          1月,院組建成立進出口公司。

          9月,院滅火劑、致冷劑、偏氟乙烯樹脂及涂料等產品在“新加坡技術展覽會”上展出。

           

          1996

          1996

          1月,院化機實驗廠與院化學工程設計研究所機構合并,促使混合、粉體、干燥機械成為院的支柱產業。

          3月,由院控股的浙江華森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金華成立。

          4月,國家科委批準“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5月,由院控股的杭州富時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杭州成立。

          6月,院“科花”商標,核準注冊,自1996年3月起開始使用。

          9月,在中國首屆保護臭氧層大會上,院榮獲“中國保護臭氧層先進單位”,張文續、郭心正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當年,全院總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1995

          1995

          3月,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杭州通過可行性論證。

          5月,化工部成思危副部長來院考察承擔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的條件。

          7月,《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12月,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是浙江省氟化工產業發展的科研開發中心,可提供氟化工產業成套技術和消化吸收引進技術。

          國家科委依照我國研究開發類機構的綜合實力排出300強,院位居68位。

           

          1994

          1994

          2月,經國家外經貿委批準,院成為具有自營產品進出口權的科研單位。

          4月,國家科委副主任朱麗蘭在省科委主任馬洵等領導陪同下來院考察。    

          6月,化工部消耗大氣臭氧層物質(ODS)替代品工程技術中心在本院揭牌成立。

          7月,院對原來的研究室分別更名為研究所、中心。更名后的研究所同時成立相應的實驗廠或公司,實行廠所結合的管理體制。

           

          1993

          1993

          8月,院被列為浙江省省屬科研單位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10月,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經工商登記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與同名事業法人一起開始運轉,實行一套班子,二塊牌子。

          11月,經化工部黨組研究決定,同意以院為依托建設“化工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替代品工程技術中心。

           

          1992

          1992

          4月,化工部林殷才副部長來院指導工作。

          7月,改建浙江省農藥試驗基地,列入1992年省級重點研究室和重點研究試驗基地建設計劃。

          9月,院“1301”、“1211”產品出口新加坡,結束了滅火劑出口“零”的歷史。

          11月,浙江省氟化工技術開發所與蕭山樹脂廠簽訂建立CFCs替代品中試車間的協議。

          12月,院總投資為300多萬,總建筑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精細化工、氯氟烴替代品、電子化工材料三幢實驗樓破土動工。

           

          1991

          1991

          3月,實驗工廠1301車間第二次技術改造成功,試車拿出了合格產品。標志院在氟化工領域的綜合技術已占有一定的優勢。

           

          1990

          1990

          8月,據浙科綜發(90)177號文,浙江省化學工業研究所更名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9月,院和省科委共同籌備召開了“國際消防和哈龍代用品技術研討會”,有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加了會議。院主持召開全國哈龍1211滅火劑生產技術交流座談會,會議提出,作為科研單位的浙化院要盡快研制出有世界水平的哈龍替代品。

          11月,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暨所改院慶祝大會在浙江省科學會堂隆重舉行。會上,柴松岳副省長等領導作了重要講話,對為院連續工作三十年以上的章元濟等86位同志頒發榮譽證書。

           

          1989

          1989

          8月,浙化所參加組建“浙江省金華氟化工實業公司”。

           

           

          1988

          1988

          4月,美國環保局來所舉行關于Halon防火和環境內容的座談會。

          7月,浙化所編輯出版國內唯一有關阻燃的專業信息刊物《阻燃材料與技術》。

           

          1987

          1987

          2月,浙化所被批準全面實行所長負責制,成為我省第一家全面實行所長負責制的科研單位。

           

          1985

          1985

          4月,浙化所開始全面試行科研生產經濟承包責任制。

          5月,化工部同意浙化所作為化工部化學品安全性評價研究定點單位,承擔安全性評價工作。浙江省政府同意浙化所與化工部晨光研究院等單位組建“浙江省氟化工技術聯合開發所”。

           

          1984

          1984

          5月,浙化所被省政府列為由事業費開支改為實行有償合同制的改革試點單位,開始試行所長負責制。

          8月,宣布改革的實施《方案》,揭開了化工所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

           

          1983

          1983

          11月,浙化所衢州實驗工廠與浙江省司法廳勞改局所屬十里豐農場簽訂協議,開始1211滅火劑聯合經營。

           

          1982

          1982

          3月,以所為依托的浙江省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成立。

          12月,浙化所從衢縣搬遷,分期分批集中杭州的任務基本完成。在杭職工791人,8個研究室,2個工廠已經正常開展科研生產活動。

           

          1981

          1981

          3月,適應浙化所試行擴大自主權的需要,建立所職工代表大會制。

          7月,根據省石化廳浙化煉(80)195號文通知,由浙江省化工研究所承擔全省化學試劑質量監測工作。

          12月,浙化所實施科研技術、經濟責任制試行方案。

           

          1980

          1980

          7月,浙化所開始試行科研經費定額預算包干。

          10月,經浙江省科委同意,浙化所試行擴大人事、計劃、經濟方面的自主權。

           

          1979

          1979

          4月,浙江省石化局批準浙化所總體設計規劃方案,擬擴大為“省化工研究院”。

           

          1978

          1978

          4月,章元濟等代表出席全國科學大會,十項科技成果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5月,化工部確定浙化所為第一批國家南方農藥綜合研究基地。

           

          1977

          1977

           10月,經浙江省委同意,在浙化所建立綜合性農藥研究基地。

           

          1976

          1976

          4月,聚氟乙烯中試列入國家計委項目,杭州市政府特批在北大橋籌建聚氟乙烯中試車間。

           

          1975

          1975

          1月,浙江省科技局、燃化局和杭州市革委會同意將杭州市留下園藝場部分土地劃給浙化所。

           

          1974

          1974

          5月,浙化所在杭州組建了化工“三廢”治理研究室,附設在石油化工室內。

           

          1973

          1973

          5月,根據科研工作的發展和需要,在杭州組建成立石油化工研究室。

           

          1971

          1971

          9月,浙化所為遷杭問題正式提出報告,獲得批示并派員來所調查。

           

          1970

          1970

          7月,《化工技術導報》更名為《浙江化工》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9月,中共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委員會第一次黨員大會召開,會議選出了第二屆黨委,張維義任書記,毛憲禮任副書記。

           

          1969

          1969

          3月,浙化所開始毒殺芬試制大會戰,經連續6個月大會戰,一個年產1000噸/年連續法毒殺酚車間在龍游農藥廠成功投產。

           

          1968

          1968

          10月,浙化所成立革委會。

           

          1966

          1966

          1月,浙化所調整機構,設計組升格為設計室,恢復情報室,同時增設農副產品利用室。

          喬關根等人把紹興鋼鐵廠82立方米煉鐵高爐改產年10萬噸鈣鎂磷肥,一次投產成功,并解決了鈣鎂磷肥含氟廢氣的回收問題,單爐產量和技術居世界領先。

           

          1965

          1965

          7月1日  根據省委指示,浙化所及其附屬工廠,開始從杭州市遷至衢縣孔家辦公。全所職工500人,隨遷家屬180戶共計200余人,在一、兩年內將分批陸續遷出。

          9月15日  浙化所在杭州市池塘廟一個主要生產毒殺酚和磷肥沉淀磷酸鈣的試驗車間,移交給杭州農藥廠。

          10月— 根據浙江省計委建字第404號文批準,浙化所實驗工廠廠址建在衢縣缸窯原金華鋼鐵廠舊址。同月,實驗工廠遷建工程完成初步設計。

          11月5日 浙化所正式在衢縣孔家新址辦公。

           

          1964

          1964

          浙化所在國內率先制得鹵代烷(簡稱1211)滅火劑。

          12月,喬關根等人于61年開始研制的鈣鎂磷肥在金華化工廠400KVA煉鐵爐上完成中試,后于1965年在更樓化工廠建成國內第一套萬噸級電爐法(1800KVA)鈣鎂磷肥生產線。 

           

          1963

          1963

          7月,以所為依托的浙江省化工技術情報中心站和所情報室主辦的《浙江技術導報》正式向省內外出刊。

           

          1962

          1962

          3月,浙化所情報室開始擔任全省情報中心站工作,為省內化工廠和研究所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建設服務。

          6月,浙化所精兵簡政,大批職工下放到農村工廠。

           

          1961

          1961

          在57年設立農藥組基礎上,組建成立農藥研究室。

          7月,浙化所學術委員會成立,盛世樵、周華、章元濟、張維義擔任主任。

           

          1960

          1960

          2月,浙江省計劃在衢州烏溪江沿岸創建教育、生產、科研三結合的基地,因此,決定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也遷往衢州與浙江化工學院一并新建。

          同月,浙化所黨委成立,宋宏同志兼任黨委書記、所長,于廣禮同志任黨委副書記,并主持日常工作。

           

          1958

          1958

          6月,浙江省應用化學研究所改稱并擴建為浙江省化學工業研究所,直接受浙江省人民委員會的領導。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陳偉達兼任所長。

          9月,各專業研究組升格為研究室。同時,相繼成立高分子和氟化工兩個研究室。

           

          1957

          1957

          6月,浙江省工業廳綜合工業試驗所,更名為浙江省應用化學研究所。  

           

          1954

          1954

          3月,中央重工業部決定,杭州市分所大部分人員并入沈陽化工綜合研究所(現沈陽化工研究院),留下少數人員組建成為浙江省工業廳綜合工業試驗所。章元濟同志任主任。

           

          1953

          1953

          3月,浙江化工試驗所劃歸中央重工業部化工局領導,改名為中央化工試驗所杭州分所。

           

          1952

          1952

          12月,浙江化工試驗所以明礬石為原料,用氨堿法制得鉀氮混合肥。標志著浙江對化學肥料的研究開始起步

           

          1950

          1950

          1月,浙江化工試驗所在浙江大學內成立,隸屬浙江省工礦廳直接領導。此前,華東軍政委員會于49年12月任命李壽恒教授為浙江化工試驗所主任,并籌建該所。

          2月1日 浙江化工試驗所正式開展工作,內設三個研究組,主要利用省內礦產資源開發化肥、農藥等科學研究,為農業服務。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77

          1976

          1975

          1974

          1973

          1971

          1970

          1969

          1968

          1966

          1965

          1964

          1963

          1962

          1961

          1960

          1958

          1957

          1954

          1953

          1952

          1950

          黄色无码免费官方网站